湖北爱立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你好!欢迎来到 湖北爱立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5 |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繁體中文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图]我国科学家破解水稻…
[图]喜讯!湖北爱立发农…
[图]早端午凉嗖嗖,晚端…
[图]我公司应邀出席第七…
[图]科学家发现神奇基因…
[图]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资讯农业部在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上再求新突破

农业部在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上再求新突破

发布:2013/7/23 来源: 作者: 浏览:1824

74日,记者从农业部在江西召开的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座谈会上获悉,今年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将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广适、抗逆超级稻为核心,坚持良种选育攻关与良法集成推广并重,坚持高产与优质、节本与增效并重,坚持重点地区创高产与大面积中低产区整体推进并重,大力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构建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力争新培育超级稻品种68个,年推广超级稻1.3亿亩以上,力争实现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双增一百”目标。

农业部要求,全国超级稻研究协作组各成员单位、有关省(区、市)农业科教及推广部门要重点抓好超级稻四期及新品种选育攻关,积极开展超级稻四期、亩产1000公斤育种攻关计划,争取早日取得突破;在传统育种方法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有效整合传统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加快创建一批超级早稻和晚稻育种中间材料,力争在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的协调统一上取得突破,选育出一批突破性品种。抓好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加强极端温度对超级稻品种成苗和结实率的影响、超级稻干旱、洪涝灾害的防御及补救措施、超级稻肥水需求特性及高产高效肥水管理技术的研究,并结合超级稻百亩核心方和万亩连片建设,因地制宜开展超级稻适应性品种筛选,大面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创新研究,把超级稻品种与当地主推技术结合,形成农民易掌握的明白纸或模式图,在生产上加大推广应用。抓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东北地区要选用耐寒品种,重点推广大棚育秧、无纺布育秧、钵盘育苗摆栽、机械化作业等技术;长江中游稻区要选用耐贫瘠、抗旱性强的品种,重点推广旱育秧、机插、强化栽培、“三定”栽培等技术;长江下游稻区要选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重点推广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机插等技术;华南稻区要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重点推广旱育秧、集中育秧、再生稻、“三定”栽培等技术;西南稻区要选用抗旱性强的品种,重点推广抛秧、强化栽培等技术。抓好高产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水稻高产创建办好大样板,每个超级稻示范县至少建立1个百亩核心区和万亩示范片,协作组成员中的各研究单位建立13个示范区。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超级稻研究领域的专家要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及时发布技术指导意见,提高超级稻技术到位率;每个示范县要新增培训农户不少于1000个,在关键季节要组织2-3次现场观摩活动或技术培训。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确保今年推广面积有新发展和实现“双增一百”目标,农业部将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行奖优罚劣,对在研究、协作等方面表现较差的单位予以淘汰,对在示范推广工作中表现较差的省区减拨经费。

据了解,2012年我国超级稻研究在新品种选育、育种材料创新、配套栽培技术集成、高产攻关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共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早稻、晚稻或单季稻品种69个,创制鉴定优异三系不育系12个、两系不育系6个和高配合力、优质、抗病、耐逆等强恢复系17份,研发集成超级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北方超级稻冷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华南稻区双超栽培模式等配套栽培技术10套,高产攻关连续三年的多点测产表明,超级稻亩产900公斤的三期攻关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在超级稻推广方面,96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1亿亩,平均亩产达到587.9公斤,亩增产65.7公斤,共增产稻谷79.5亿公斤,按每公斤3.0元计算,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38.5亿元,平均每亩增收132元;项目区共建立百亩示范方696个,平均亩产709.1公斤;千亩示范片448个,平均亩产671.1公斤;万亩示范片451个,平均亩产631.9公斤;与全国超级稻平均亩产587.9公斤相比,分别提高121.2公斤、83.2公斤和44.0公斤。

【字体: 】 【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如内容有类似或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处理,并感谢您的支持。
上一篇: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最高亩产再次突破900公斤
下一篇:湖北监利农民攻克晚稻机插难题
网站首页    | 企业概况新闻资讯产品总汇 人才招聘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湖北爱立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鄂公网安备 42900402000291号    鄂ICP备16023846号-1   鄂ICP备16023846号-2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咨询
热线
服务热线:0728-3326369
在线
客服
微信
二维码
^
顶部